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 卵巢癌 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八名,根據最新的衛生福利部10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台有1,507人確診卵巢癌(包括卵巢、輸卵管或腹膜惡性腫瘤)與656人死亡,其發生率與死亡率排名均位居女性第七位。 腹腔內化療 晚期卵巢癌治療新選擇 卵巢癌目前主要治療方式仍以手術切除為主,清除腫瘤組織避免擴散,再依病理結果安排輔助性化學治療。卵巢癌的癌細胞多散佈在腹腔內,若使用每三週一個療程的傳統靜脈注射化療藥物,經全身循環後,僅有小部分低濃度的藥物會進入腹腔,療效有限且患者生活品質受影響。 亞東醫院婦產部 部主任蕭聖謀醫師指出,近年來有數個臨床試驗證實,腹腔內化療直接在腹腔注射化療藥物,提高藥物濃度至血中濃度的20-1000倍後,可增加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亞東醫院婦產部之院內研究發現腹腔內化療效果的確優於靜脈注射化療;亞東醫院婦產部也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論文證實腹腔內化療效果的確優於每週靜脈注射化療;約可降低77%的死亡風險。亞東醫院初步統計院內資料,超過八成以上的患者皆能順利完成腹腔內化療療程,獲得更長存活時間。 晚期卵巢癌防復發 基因檢測找標靶很關鍵 卵巢癌易復發,研究指出約有八成病患經一線化療後復發,且每次復發,治療效果與存活期將每況愈下、預後不佳。蕭聖謀部主任表示,欲延長卵巢癌患者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一重要關鍵為在化療後找到對的標靶藥物作維持治療。目前標靶藥物包含可減少癌細胞血管新生的血管新生抑制劑,與可抑制癌細胞DNA修復的口服標靶新藥-PARP抑制劑,後者需癌症 基因檢測 。研究指出,DNA修復機制中最重要的基因BRCA1/2以及同源重組修復(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相關的基因變異,已被證實與PARP抑制劑的療效高度相關;國際癌症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提及經癌症 基因檢測 確認BRCA1/2基因有突變,或具有HRR基因變異所導致的同源重組修復缺失(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HRD)特徵者,可使用PARP抑制劑進行精準醫療,提高延長無惡化存活期的機會,且現有NGS癌症 基因檢測 ,讓患者不用歷經多個基因檢測,就可一次檢查48個DNA修復機制重要基因,用藥機會更大。 有卵巢癌家族史 醫籲基因檢測BRCA基因 研究統計約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