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不上身!醫師「防癌武器」、營養師「解便神器」大公開!



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不過若早期發現,其治癒率或5年存活率是非常高的,萬芳醫院醫務副院長魏柏立就表示,平均而言,若是大腸癌第4期已經有遠處器官轉移,治癒成功率大約有30%~60%,而1~3期的成功率都有8成以上,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大腸癌並不可怕。而在防癌飲食上,攝取足夠的纖維質能讓腸道正常運作、排便順暢,營養師也提供了「解便神器」。

醫師、營養師如何防癌?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大腸癌是「吃」出來的癌症,想預防大腸癌必得從飲食做起!營養師趙函穎說,大多數的人纖維攝取不足,想要認真排便順暢,不讓毒素卡在腸道裡,膳食纖維就是最好的原料,它就像一把軟軟的海綿刷,能把腸道中所有髒東西一次清出來;趙函穎建議民眾,每天的纖維質攝取量,女性要7個拳頭大小,男性要9個拳頭大小才夠,並且要多喝水。

另外,還有一個很厲害的食材,堪稱是解便神器,那就是「黑木耳」。趙函穎解釋,黑木耳是所有蔬菜裡,纖維含量最高的,每100克的黑木耳中,就有6.7克左右的膳食纖維,通常1顆蘋果的膳食纖維約是2克而已,所以2片手掌大小的黑木耳,大概就能吃進6克膳食纖維,等於吃3個蘋果,建議成人每天要吃到25克的膳食纖維。

大家也很好奇,究竟醫師自己是如何防癌?萬芳醫院醫務副院長魏柏立說,自己的防癌祕密武器就是「五穀雜糧」,一個拳頭大的分量,大約有8克左右的膳食纖維,只要在家吃飯,都會煮五穀雜糧飯,且一定要有青菜。

另外,要遠離大腸癌的威脅,定期篩檢也很重要!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江坤俊表示,糞便潛血檢查可初步篩出可能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患者,目前健保補助50~75歲民眾,每2年可進行1次糞便篩檢;至於大腸鏡檢查,建議40~45歲可以開始做,尤其是家族有大腸癌病史的人,更要在家人得病年齡的前5年開始做,若有發現腺瘤息肉,切除後每2~3年要複檢1次,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文章來源:健康2.0)
《健康靠自己, 生病找醫生》有關於基因檢測的問題歡迎加我的line@與我聯絡。

加入的好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別小看分泌物! 沉默婦癌初期5情況最易被忽略

低GI明星食物:地瓜助排便、穩血糖、排毒又抗癌

地中海飲食最大陷阱在油脂!營養師條列4重要關鍵